乌鸢会馆>穿越历史>帝国纵横 > 二百一十三章 筹谋
    “所以说,现在面对的形式很复杂,甚至有一招走错,满盘皆输的可能,为了保证京都的安全,防止局势更加混乱,如果要平定南方叛军,就不能把所有的军队都调去平叛,在京都,必须要留有足够的威慑力量,同时,在平叛的时间上,也要速战速决,不容拖延,时间拖得越长,可能出现的变数也就越多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方仲行看了陆恒一眼,陆恒知道,在老狐狸方仲行的心里,还怪他当初连个招呼都不打,便擅自决定,发动了清剿京都皇族势力的血腥屠杀,从而把各种可以徐缓解决的矛盾,都如火山爆发般的引发开来,让老狐狸方仲行这样的智者,也被打了个冷不防,有措手不及之感。

    对于从来都自诩算无遗策的方仲行而言,这就是耻辱,巨大的耻辱。

    陆恒咧了咧嘴,就当没有看见。

    “现在,我再讲一讲南方叛军的情况。”

    面对陆恒的没脸没皮,方仲行也没有办法:“当年,太祖皇帝在灭南魏,统一天下之后,曾担心我大齐帝国也如历朝历代那样,出现诸候叛乱的局面,所以在分封诸王时,故意把相对贫瘠的地区设为封地,同时,还允许藩王的子孙都可以继承,和再分封的制度。”

    所谓的继承和再分封制度,就是藩王的每一个子孙,都有继承封地的权力,而封地的总面积是固定的,这样,随着藩王子孙的繁衍,每一名子孙所能控制的封地就会越来越少。

    “为了更加保险,在划分诸王封地方面,也故意使其相互之间不能连靠,这样,就算有某一位王爷谋逆作乱,但因为不能够连横,叛乱也会很快就被镇压下去。”

    “这也是为什么分封了九位王爷,却有六位王爷愿意长期滞留在京都,不肯回自己封地去经营的真正原因,因为他们的封地虽然经过多年开发,但也还是比较荒芜,不如居住在京都,既可以谋权中枢,又可以享受繁华热闹。”

    “昔日王谢堂前燕,飞如寻常百姓家。”

    方仲行轻声叹息道:“现在,除了被李寿强留在青州的梁王李伦以外,其他四位居住在京都的王爷,因为协同汝阳王李越叛逆,都已被处斩了,却也是干净利落。”

    这话,似赞似讽,陆恒扬着脸,冲老狐狸方仲行点了点头,一幅受到表扬的样子,得意中带着谦虚。

    方仲行一阵气闷,真想用手中的竹棍,敲陆恒脑袋两下,但实际上,他却是丝毫都不动声色,因为他知道,他越是表现的愤怒,陆恒那个混小子,便越会显出得意。

    “长沙王李实桂阳王李亥新都王李亮三人的封地位处荆扬两州,相比其它王爷的封地而言,要富庶得多,但最主要的却是,相互之间靠得近,虽然没有完全连通,但却可以形成了一个颇具战略优势的倒三角形。”

    “当年的秋华之乱,景宗皇帝依靠门阀豪族的力量继位登基,在皇族势力面对巨大危机时,为了保证中央和地方能够相互呼应支持,据说皇族的九位王爷曾聚在一起,商议对策,最后决定,让这三位王爷回到自己的封地里去,购买了大批军械粮草,备军备战的发展地方力量。”

    “有颇长一段时间,这三位王爷,可是咱们江北陆氏军械买卖的最大客户呢。”

    方仲行提高声音,重点强调道:“也就是说,今天,我们所要面对的南方叛军,并不是一只仓促起兵的乌合之众,而是有着多年准备的精良部队,我们绝不能轻视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陆恒在心中笑了,他知道,老狐狸方仲行这是在敲打他呢。

    陆恒行事,虽然倾向采取暴力手段,但也自有他的一份谨慎,在决定要把京都的皇族势力彻底剿灭的时候,陆恒就已经考虑到了,在有一天,他有可能要面对南方三王叛乱的局面,从而,他早就通过江南七大门阀之一,吴氏二公子吴良收集到了许多情报,当下胸有成竹的说道:“这个我知道,不过,那三位王爷在檄文中说要率兵十万,杀入京都,灭奸臣,清君侧可还真会吹牛皮啊!”

    “吹牛皮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