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鸢会馆>穿越历史>重筑人生 > 第一六三章 海城地震
    第一六三章海城地震

    69年渤海地区发生地震后,华北地区又发生强震,国家地震局加强了东北南部的测报。因此72年10月,海城建立了地震观测站,73年1月1日正式投入观测。当时,地震观测站在海城县东部郊区的玉皇山脚下。

    4间瓦房,全站6人,其中包括5个临时工,最大的25岁,最小的才16岁。据说,测量海城大地震的仪器设备极其简陋,只有一台六四型烟熏式地震仪,一台水氡分析仪,还有4种自己安装的测震设备。

    就在这个极其简陋的观测站中,观测员姜成田正在桌子上认真的整理着笔记:75年1月8日晚,天阴沉沉,对面不见人,而且还有硫磺味……

    75年1月15日,海城首次出现小震活动……

    确切地说,从75年2月1日至2月4日,海城在记录上就先后发生20余次小震,地震观测站的土地电(用来观测岩石电阻率变化的仪器)可记录实跳信号,经观测,2月3日晚和2月4日一早分别发生4.3级和4.7级的有感地震。

    如此频繁的小震,经常让人们从梦中惊醒,个别人家还倒了烟囱,房掉瓦。海城县地震办也在当天接到群众反映,有黄鼠狼搬家、大牲畜跳圈逃跑、老鼠发呆不怕人及井水上涨、变味、有响声等现象。

    这期间,辽省、鞍山地震办的领导电话不断。5个观测员一眼不眨地守着土仪器。2月4日下午2时,土地电终于出现6次大幅实跳信号,自制的地倾斜仪向东南方向报警,经大家共同研究“大地震在海城东南”,并以书面形式向县里报告:在海城东部今晚6时后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。

    地震的确切时间萧寒是知道的,当5日的夜幕降临的时候,萧寒根本就没有铺开被卧,而是将之打成了背包,并且在虎啸和虎妞的腰间将一件黄色的马甲给它俩穿上了,上边是醒目的搜救两个大字。

    看着萧寒并不打算休息,而是仔细的检查着身上的着装和设备,甚至连鞋带都重新捆扎了一遍,细心的建设纳闷的问道:“寒子,怎么了”?

    “我有一种预感,最强的地震就要来临了”!萧寒头也没抬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唉,我对这地震是既盼又怕,盼的是早来早过去,怕的是即便是准备再充足也是损失巨大”!建设干脆也整理起自己的行装来,光蛋子见他俩都行动了,自己也把自己已经放开的被卷叠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小家伙不错呀,速度够快,整理的也狗标准”!赵振勇端着一缸子热水走了进来,看到三个小家伙都在整理行李,走到跟前转圈看了看说道。

    “你也整理一下吧,这地震就要来啦”!光蛋子撇撇嘴说道,心说,你才几年的兵龄啊,还跟我装这大瓣蒜!

    “呵呵,谁说的”?话音未落,就听外边一声惊呼:“看,那是什么”?

    萧寒闻言赶紧将背包往身上一背,把虎啸拉过来就冲出了帐篷,随即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这才顺着人们指的方向看了过去,天空中闪现出的光彩是那样的诡异。

    “地震了,这是地光”!远远的,犬吠的声音早就传来,里边还夹杂着马嘶驴叫,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找地方躲避呢,就在几千米之外,一个硕大的火球映亮了天空,与此同时,一阵地动山摇的轰鸣猛地喷发了出来,营地就像是设在了浪涛之中一样被抛上抛下。

    萧寒苦笑着想到,看来这个安全距离也不安全了。

    “注意脚下的地裂”!副营长这时候已经窜出了帐篷,大声的组织着大家集合,并叮嘱着一定要注意脚下,莫摔倒,注意地裂这是在野外,只要不调入裂缝中被夹起来就是安全的。

    这时候哪里还能有效的集合呀,人们随着地面的起伏东倒西歪,紧跟着地面又是一个平移,救援队员们一下子就给甩了出去。